Nina's stone

2023年2月18日 星期六

【賞片賞析– 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賞片賞析 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石頭ㄚ隨筆 2023/02/19

《馬丁·查爾斯·史柯西斯 Martin Charles Scorsese》導演 (的《2013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引領了《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Leonardo Wilhelm DiCapri》與所有的演員一起〈起乩〉,真他媽〈FUCK啟動了人類的劣根〈性〉本質瘋狂集大成了貪婪、交媾、嗑藥、揮霍、髒話、詐騙、利誘裸露得淋漓盡致,令人怍舌而驚嘆嗑藥般的失心瘋,體驗腎上腺素急速狂飆的快感!...賞完片,由不得您吐出滿嘴的〈FUCK因為我是〈狼〉!

 

: 馬丁·查爾斯·史柯西斯 導演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4%B8%81%C2%B7%E6%96%AF%E7%A7%91%E5%A1%9E%E6%96%AF

2023年2月16日 星期四

【石頭ㄚm 大象化石 採集錄】下 篇

 2.石頭ㄚm 大象化石  

這頭大象前後挖出大小不一計 18 根的骨骼,包括了1998年的12月16日所採集到的"蹠骨"但是否屬於這頭大象的骨骼,有待古生物學著來鑑定,但牠確實是躺在原生地躺了300多萬年了,直到現在有緣跟大家碰頭,請再欣賞牠的全部風貌。
~ 續 ~


【 石頭ㄚm 大象化石 採集錄 】下 篇 (更新版)


欣賞完"台灣島的形成" 首部曲 之後,我們可對台灣的地質環境會有初步的認識,不僅也會關懷我們的台灣島了喔!這樣來談 "石頭ㄚm 的大象化石" 就不至於太唐突或表錯情了。那我就來談談這一段採集大象化石的過程囉!.....

1998年時,在這前後的一、二年之間也就是1996~2000年是我跟石頭ㄚb最悠閒的日子,上山下海到處採集化石,是我們的戶外的休閒活動。在這一段期間,我們熱衷於採集螃蟹化石,當然螺貝類或海膽的化石甚至木化石也是搜集的目標....,就這樣,一頭栽進化石的時空裡。話又回到1998年的12月 16日這一天....,照往例上山下海尋寶,這一天來到了苗栗的山區裡,早上在山壁上採集了幾隻 "顆粒靜蟹" 的化石....,下午就逛到附近的河流~"中港溪"的河床,看看是否有露頭的化石層,整個下午一無所獲,正想打包回家之際,石頭ㄚb 慣用如鷹眼般銳利的眼神回眸掃描一遍,在碎貝屑露頭地表附近的一處乾淨露頭(無化石),發現了地表上露出一小節似枯木的植物化石(初判斷),石頭ㄚb當然疏而不漏,就把當日下午僅有採集到的所謂似枯木的 "木化石",連幾隻螃蟹化石滿足有餘一起的帶回家。

這塊所謂的似枯木 "木化石",照往例,很快地擺在我家裡的化石櫥窗櫃子裡,列為無解的記錄。.....過幾天,南部有我們非常要好的倆位石友剛好來訪,他們是非常資深的化石採集家,也是協助大學地質系教授們的化石顧問,分別是 "薛文吉"、和 "王良傑" 兩位,是我們夫妻倆所敬愛的好友。這一次來訪,當然就會談"石"事交流,況且擺在心裡已多日的疑惑?那就是我們所謂 "木化石" 到底是什米碗糕?趁他們來訪可別勿失良機,很快地將它遞到兩位專家前鑑定,經過觀察後,特別善於研究 "陸相化石" 的 "王良傑",認定這塊"木化石?是某陸生動物的"蹠骨"(與掌骨同部位、位於趾骨的上端).......。

其實這兩位專家的石齡都有一、二十年了,用自己的生命詮釋自然的性情中人,"薛文吉" 住嘉義,"王良傑" 住台南關廟鄉兩處相隔不遠,常相邀到處採集化石全省走透透,彼此交換心得....。
"薛文吉" 曾在牛埔的八掌溪河床採集到藍鯨的巨型完整下顎骨(捐獻於嘉義市立博物館供研賞),2004年"薛文吉"將自己收藏的珍貴化石計2005件全數捐贈於嘉義市政府,充實 "嘉義市立博物館" 的內涵,並提供地球科學的最佳鄉土教材,著作了"嘉義地區化石圖鑑"可藉這些遺骸化石的圖檔作為瞭解過去地質時代的生物群與生態環境重要的證據素材,讓居民們認識自己居地過去的地質環境而重視嘉義的地質文化....。

"王良傑"也是同類的奇葩,......生前被譽為「化石的活字典」的陳春木先生,因為在有古生物舞台之稱的菜寮地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被封為台灣的「化石爺爺」,和他唯一有師徒之稱的,正是住在台南關廟的"王良傑"先生,家中的收藏量,是全省私人收藏中的佼佼者,他投身古文物與古生物化石的發掘和研究工作,尤其對於菜寮溪出土的化石及文物的收藏頗豐,做深入的整理和分類,並對菜寮溪文化層作縱向的研究和左鎮的地質和歷史,提供了完整的資料。任何化石採集下來,只要經過"王良傑"之手,每件化石就會有明確的身分,讓化石有意義的保存下來。目前"王良傑"的化石與古文物珍藏的數量有萬件以上,可見要花多少心思呢!從朋友們口中描述著 ......【他一個人冒險尋找化石,時間、體力的付出;風吹日曬、雨淋的煎熬;也不知穿破了多少雙雨鞋,戴破多少頂的斗笠,陷入泥沙之困、被虎頭蜂叮咬、被毒蛇攻擊、被蠍子螯了一口而半身不遂地傾身以方向盤開車下山求救的生死之搏...?大冷天、寒流天,誰不想待在家裡,裹著暖呼呼的棉被,而他卻凍得手腳趾發痛,頂著冷風刺骨,一步步的趴在地上、在水中、在山上、在草叢中,尋找具有生命的化石.....】這就是~"王良傑"。

這兩位是我石頭ㄚm所敬重的化石前輩,他們倆對台灣化石的搜集與研究,有堅定的執著,對台灣地質文化有相當的貢獻,目前倆分別由"薛文吉"在"嘉義市立博物館"與"王良傑"在"左鎮菜寮化石館"任職館內的"顧問",並且在附近的社區大學開課講習與戶外教學,教學員們探究"石"質的內涵,並能腳踏"石"地,用心看台灣。我特別介紹這兩位人物,主要他們已呈現出"台灣人特有種"的典範~默默的耕耘,以一顆赤子之心,細心的關懷,孜孜不倦地追尋台灣島上生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打開人類心靈的桎梏,以野放"自我"融入在大自然裡,成為龐大生物家族的一員。他們雖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拿起相機、筆桿或是顯微鏡,或是鏡頭、文字......記錄著"台灣內涵",但每個"台灣人特種"都抱有共同的理想~就是為台灣的一切畫下美麗的句點。

話又說回來,那一根所謂的"枯木化石"現在可把它糾正為陸生的"蹠骨"化石了。
3.石頭ㄚm大象化石  
【大象蹠骨化石?】....這使我跟石頭ㄚb默契十足,但可憋住了好伊陣,直到過近乎快一個月了,於1999.01.12 的早上,倆人直奔回採集的老點~中港溪的露頭河床(蹠骨化石發現點)仔細搜尋,化石的發現並不是都會裸露於地表上,風化過的化石層有時才會讓局部的化石偶而露出但容易破損,在這樣的情形下,除了有些局部碎屑貝類化石居多的裸露於青灰色混濁沙岩(細至粗粒沙岩)地表外,並無發現任何有關陸相化石的蛛絲馬跡,以過去採集的經驗累積,與參考【苗栗地質圖圖說明書45頁】,判斷這一帶的岩層除了露出【卓蘭層的上部】海相層的化石外,由於當時正逢"蓬萊造山運動"的高潮,承受來自東南方持續應力的擠壓...並且發育許多右向橫移逆衝斷層,所以上新世的【卓蘭層下部】也局部被翻露出於地表~"此【卓蘭下部岩層】正面臨當時的沉積循環中,三個週期性的海退海進其中的第二個週期性的海退期,海退時海水逐漸淺化變成淺海 ~ 濱海沉積,或已成為沼澤性的沉積環境。"...... 接著沉積盆地再度逐漸加深進入沉積循環第三期~形成了【卓蘭層上部】及頭嵙山層下部的富含海相化石的地層。....原來如此,讓我們已經描繪出這一帶露頭的【卓蘭層(上部與下部)】,點閱出當時的地質環境,包括了上部的海相層與下部的陸相層。

在這樣判斷之下,就在無化石的陸相層只僅見點煤碎片(漂流木),與有碎屑貝類化石的海相層的露頭地表之間穿梭,兩人在中港溪河床中的小山堆(豬背嶺狀) 中,一山堆跨越一山堆,體力耗盡仍無所獲,直到下午3點左右...,石頭ㄚb在離發現蹠骨不到20公呎處的另一小山堆處(有如三角形的金字塔)特別留意,在表層已風化的頁岩上有露出點微微鐵銹色的痕跡,呈隱約的圓紋樣,在這山堆上別處也有幾點類似,但還是以較明顯之處先試挖.....用3磅的鐵鎚敲下扁鑿發出鏘!鏘聲!...(在寧靜的山谷中)!.....撥開被敲擊下來的岩塊,果然有跡象了!一小節似"枯木的化石"又再出現於眼前,石頭ㄚb很興奮的說: "這就是了!"接著一連串的驚喜...觸動著我倆,竟然這一小節"枯木化石"的長度沒完沒了,越挖越長....將被緊緊地包裹在青灰色的頁岩裡,靜靜躺著一根直達約70公分的"枯木化石",小心翼翼的讓它出土,這時兩人愣住了....回神一下...仔細觀察心中已默契十足,都認定這根很長的"木化石"就是大象肋骨其中的一根肋骨。......這一挖下來,天色已暗催促著走人.....,後續的只好延到下次,但先把質疑點作記號以便下次挖掘,在匆忙中得先記錄這一次採集的時間,時間紀錄是:
※1999.01.12 於下午03點20分採集到第一根大象的肋骨化石。(還沒拍照、預定下次採集帶V8拍攝將做記錄)

後續的.....越快越好,就在1999.01.18再度趕過來,前後只差6天但已迫不及待,到現場用V8先補拍1999.01.12 於下午03點20分採集到第一根大象的化石為身體上的肋骨,長達約70公分,為這隻大象化石中,裡頭最長的骨頭。補拍完後...趕緊續挖先前已做好記號的質疑點,結果令人興奮的是這些質疑點都合乎預期的猜測,就在01.18這天挖出不計大小的骨骼化石總共挖出11根,緊接著在1999.01.26又挖出6 根骨骼...直到1999.02.08的下午3點10分只挖掘到一小片的肋骨斷片,也是這頭大象的最後一塊的骨骼化石,這樣前後挖出的大象骨骼化石計有 18根.....這樣採集的過程已有記錄下來,以下就是V8所拍攝的紀錄過程,雖完整性仍嫌不足,但這頭距今約300多萬年的大象,石頭ㄚm已幫牠找到了完整性的身世......那我們先好好的欣賞牠的遺骸化石的照片圖檔,配合V8記錄著出土的時間將會有臨場的感受........


◎採集地點:【苗栗縣中港溪的河床上: 北緯 24度 44分 , 東經 120度 55分】

◎地質層名稱:【卓蘭層 :鳥居敬造(日人)1935命名】

◎地質年代:上新世晚期 約350萬年

◎現場的地質風貌:由砂岩、粉沙岩、泥岩和頁岩互層而成,現場呈現兩種不同的地表:一是青灰色的地表,泥岩上夾雜著風化的頁岩呈褐灰色,不易找出化石,但有點煤碎片(短細的漂流木)在岩面上,大象化石就是在這種岩層發現的;另一是淺灰色的砂岩夾雜著粉砂岩的表層,上面可發現局部碎屑貝類化石(如魁蛤科的毛蚶、捲管螺..)。沉積構造包括波痕、交錯層、粒級層、崩移層、砂棒、生痕、球狀節理....。由於沙岩和 頁岩的抗蝕力不等,因此本區卓蘭層出現單背脊構造、或豬背嶺(hogback ridge)的地形~本大象化石就是在 某一豬背嶺狀的小山堆挖掘出來的。

※採集大象化石的 V8 紀錄主要內容: 以影片的拍攝順序作紀錄說明,並搭配著所有照片圖檔【請閱石頭ㄚm 的相簿~石頭ㄚm大象化石】

1. (補拍) 1999.01.12 於下午03點20分採集到第一根大象化 石為身體上的肋骨,長達

4.石頭ㄚm大象化石  
大象化石圖片 1.: 【大象肋骨 化石】長約70公分,為這隻大象化石中,裡頭最長的骨頭化石。
拍攝內容 : 補拍 01.12 採集現場遺留下來的 70 公長的肋骨印模痕跡。因為 01月12日 臨時發現並未帶 V8 紀錄,故於 01.18 補拍。

註:以下畫面的紀錄是 1月18日 續採其餘的大象化石

2. 開始介紹前日已發現局部露頭的大象化石,隱約露出於地表的痕跡(質疑點)。

3. 又發現了肋骨化石,第二根肋骨出土,但局部並不完整。
5.石頭ㄚm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 ~ 長約 20 公分
6.石頭ㄚm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反面與前圖同) ~ 長約 20 公分

4. 肋骨前端(頭)一小節出土,其餘的完整是後來陸續挖出的肋骨而修補成整根的肋骨。
7.石頭ㄚm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順便觀察肋骨(圖片)的右邊就是肋骨前端。 ~ 長約 30 公分
8.石頭ㄚm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反面與前圖同) ~ 長約 30 公分可觀察肋骨的曲度。

5. 發現3根肋骨並排與另一根肋骨交錯,計4根肋骨一一陸續挖出。.............
9.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 長約 16 公分
10.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反面與前圖同) ~ 長約 16 公分
11.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 長約 40 公分
12.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反面與前圖同) ~ 長約 40 公分可觀察肋骨的曲度
13.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 長約 35 公分
14.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反面與前圖同) ~ 長約 35 公分

15.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 長約 48 公分
16.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反面與前圖同) ~ 長約 48 公分可觀察肋骨的曲度

6.陸續還挖到以下不同部位:除了又有肋骨外、但另有其他不同部位(待查)的骨骼?(這段未拍攝)
17.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 長約 19 公分
18.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反面與前圖同) ~ 長約 19 公分
19.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待查?】~ 長約 21 公分
20.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待查?】(反面與前圖同) ~ 待查?請專家鑑定 ~ 長約 21 公分
21.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 大象前端的肋骨化石 ~ 長約 11 公分 (還需待查證實)
22.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反面與前圖同) ~ 大象前端的肋骨化石 ~ 長約 11 公分 (還需待查證實)
23.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 長約 5 公分 的一小節
24.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反面與前圖同) ~ 長約 5 公分 的一小節

7.01月.18日 下午04點左右最後一塊出土,發現是掌骨
25.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掌骨化石】 ~ 長約 15 公分

註:01月.18日 V8紀錄採集的過程內容尚完整,這一天採集的大象骨骼化石,有大、小不一的計 11 根。

但以後於01月.26日的採集記錄畫面,因操作失誤而 Loss 大部分的畫面(原因是被以後其他日期所拍攝的畫面疊到而消失)。但可慶幸的是,有約剩僅1分鐘左右的畫面,記錄到最前端的肋骨?又長又寬出現 ,但還未挖出,以後的畫面就 Loss(詳見01.26的說明)
(以下拍攝的日期先後不依順序)

8. ~續拍大象化石出土地點的四周環境,....灑金黃的油菜花,美麗的綻放著。~

9. 02月.08日續採 但挖了一整天都沒挖?,直到下午03點10分止發現了點痕跡,續挖結果只挖到一小塊的局部肋骨片,.....也是這隻大象化石的最後一塊了。
26.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化石】這一小塊的局部肋骨...就是挖掘這隻大象化石的最後一塊了 ~ 長約 4 公分
石頭ㄚb的手背這趟雖被3磅的鐵鎚敲破皮而流血都是值得,......以後再續找也沒再發現了。

10. 02月.22日拍攝大象化石的採集點,正面角度如一座小金字塔狀,側面角度如豬背嶺.....與周圍岩層的沉積特質~都是豬背嶺的地形。

11. 01月.24日因下雨,河床水位升高、陸地濕滑.....放棄採集。

12. 01月.25日本想續採,但還是有再下雨過,河床水位仍高,大象採集點被水位淹過一大半,所以01月.25日還是放棄採集,只拍水流湍急,水位高漲。

13. 01.26的採集記錄畫面,因操作失誤而 Loss 大部分的畫面
但可慶幸的是,有約剩僅1分鐘左右的畫面,記錄到最前排的肋骨?
27.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 化石?】~ 大象最前端的肋骨化石?又長又寬出現....長約 39 公分 (還需待查證實)

28.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肋骨 化石?】(反面與前圖同) ~ 大象最前端的肋骨化石?又長又寬出現....長約 39 公分 (還需待查證實)
又長又寬出現,但還未挖出,以後的畫面就 Loss。....

但今天的收穫也蠻豐富的,挖掘到大小不一且不同部位的骨骼,計 6 根。其餘 5 根骨頭的照片如下:

【大象肋骨化石】~ 長約 27 公分
29.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待查?】待查(請專家鑑定) ~ 長約 21 公分
30.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待查?】(反面與前圖同) ~ 待查?請專家鑑定 ~ 長約 21 公分
31.石頭ㄚm大象化石  
【兩小節分開 待查?】待查(請專家鑑定)?兩小節屬同一塊,合起來 ~ 長約 14 公分
32.石頭ㄚm大象化石  
【兩小節分開 待查?】(反面與前圖同) ~ 待查(請專家鑑定)? 兩小節屬同一塊,合起來 ~ 長約 14 公分
33.石頭ㄚm大象化石  
【大象尾椎骨 化石】大象尾椎骨 化石 的正前端,可看到中間的小圓椎。 ~ 長約 8 公分
34.石頭ㄚm大象化石  
【大象尾椎骨 化石 另側】大象尾椎骨 化石 的另側。

35.石頭ㄚm大象化石  

(另側與前圖同) ~ 長約 8 公分

36.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脛骨 化石?】 (還需待查) ~ 長約 17 公分

37.石頭ㄚm 大象化石  
【大象脛骨 化石?反面】(還需待查)反面與前圖同 ~ 長約 17 公分
註 : 這頭大象前後挖出大小不一計18根的骨骼,包括了1998年的12月16日所採集到的"蹠骨"但是否屬於這頭大象的骨骼,有待古生物學著來鑑定,但牠確實是躺在原生地躺了300多萬年了,直到現在有緣跟大家碰頭,請再欣賞牠的全部風貌 ~
38.【石頭ㄚm 大象化石】   
【石頭ㄚm 大象化石】

14. 04月.15日拍附近的風景,油桐花已盛開滿山 ~

15. 05月.22日河床附近,離大象採集點不到50公尺處的工程已開挖,正準備蓋攔沙壩,現場已破壞了,此時心裡想,假如慢了一步....石頭ㄚm的大象就消失了。我真的在搶救大象化石...,我做到了。

附加說明:
大象化石的採集點,當時有用 GPS 衛星定位 :
【北緯 24度 44分 , 東經 120度 55分】
39.【GPS 衛星定位儀】   
【GPS 衛星定位儀】 大象化石的採集點,用 GPS 定位 ~【苗栗縣中港溪的河床上 : 北緯 24度 44分 , 東經 120度 55分】

苗栗地質圖標示大象化石發現點:
40.【苗栗地質圖】標示大象化石發現點的位置   
【苗栗地質圖】~ 標示大象化石發現點的位置

苗栗地質圖標示大象化石沉積的地質層~"卓蘭層"的性質:
41.【苗栗地質圖】標示大象化石沉積的地質層   

【苗栗地質圖】~ 標示大象化石沉積的地質層~"卓蘭層"的沉積性質: 砂岩、泥岩及頁岩互層。

1999.03.24中時、19版 有登出告知台灣古大象出土,但沒對大象的身世做說明。

42.【中時報紙 登出】1999.03.24中時、19版   

【中時報紙 登出】~ 1999.03.24中時、19版有登出告知台灣古大象出土,但沒對大象的身世做說明。

........ 毋庸質疑的牠是目前台灣發現的最古老的大象,牠是道道地地的躺在原生地的【卓蘭層下部】安身,靜靜的躺了300多萬年,不曾受地質環境的變數而有所移動;沒有二度沉積、沒有被沖散,不像冰河期時【更新世晚期】由大陸遷徙而來的古菱齒象,在現在澎湖海溝發現了大量的古菱齒象化石,但都到處散落沉積於海床上,而被魚民撈出,或是處於更新世的菜寮溪大象化石也是被沖刷下來在溝渠中而散落四處又再度掩埋才挖掘出來的。

........ 塵封已久的大象化石,如今能將其身世先公佈於"ogisan新村",要感謝的是Jackal長毛,就是長毛能設計這麼貼心的網站。ogisan新村剛搬家之際,村民們搬進來時,對剛陌生所陳設的貼心空間,如今都能應用自如,再加上長工、立人、小野人、美紅....能共襄盛舉,得以讓新村村民們活絡起來, "Jackal"是"ogisan 新村"的站長又叫"長毛",讓我連想到長毛大象....就把我心裡沉睡數年的"石頭ㄚm大象"叫醒了,也該給還給他身世了,沉睡了300多萬年再加上躺在石頭ㄚm的化石櫃又5年了,對牠是不公平的....300多萬年前台灣有無數的大象早已悠遊在山谷間生活著...與3萬年前的左鎮人相隔是如此久遠,牠的祖先來自於何處?何時來?牠也是當時的台灣特有種的大象?叫【台灣恐象】?或叫【台灣鏟齒象】......?如今牠與有榮焉能在"台灣人特有種"的【台灣 ogisan吳念真】所引導的"台灣人特有種新村"發表,"牠"除了有身世外,還要有個"台灣"為姓的名,我們盡快的期待著......

【石頭ㄚm 大象化石 採集錄】上 篇

1. 石頭ㄚm  大象化石     
【這支 "肋骨" 長達約70公分,為這隻大象化石中,裡頭最長的骨頭。】


【 石頭ㄚm 大象化石 採集錄 】上 篇 (更新版)


【您可曾想過在350萬年前的台灣島嶼上的某一處,已有大象悠遊在溪谷之中正吃著新鮮的嫩草,或在河口附近的沼澤正用鏟子狀的下巴鏟著水草一把把的大快朵頤?(遐想)】.....從台灣地質紀錄的歷史軌跡,讓我們倒帶追溯到350萬年前將重現當時的地質風貌,是如何呢?

【為什麼石頭ㄚm 要特別提出350萬年前在地球上的台灣某一處發生何事?】讓我抽絲剝繭娓娓道來~
要談350萬年前在地球上的台灣某一處發生了什麼大事?首先必須先來了解350萬年前台灣的地質環境,要了解350萬年前台灣的地質環境,就必須了解 "台灣島如何形成"?【350萬年前?】.....在台灣形成的年代中扮演了 "時間魔法師" 串聯了每階段的場景,它只不過是其中之一的要角。"時間魔法師們" 是 "台灣島的形成" 的演員,"造山運動" 將是劇本的內容,"板塊擠壓" 就是本片的導演。從頭到尾撲朔迷離、高潮迭起操控著本齣戲的精髓與內涵,來完成 "台灣島的形成" 首部曲 ~ 精采有餘,至今仍欲罷不能.....當然未來會一定有續集(一)、續集(二)、.....不斷的演出。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欣賞......

本片 ~ "台灣島的形成" 首部曲

序幕 :
在三疊紀晚期(約2億多年前)顯示,整個地球為一塊巨大的 "聯合古陸"(Pangaea)。地球上緩慢漂移著的陸地沿著赤道結合成了一個超級大陸,這個超級大陸被地質學家叫做 "盤古古陸"。在這個盤古古陸上,氣候處處溫暖,並且在逐漸地變得乾燥。針葉樹、蘇鐵類植物和蕨類植物遍佈在水分充足的地方(恐龍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誕生)。相對的,地球上那時也只有一個海,叫做原始大洋。此後,這塊超級大陸漸分離成二部份;北叫【勞亞古陸】(Laurasia),南稱【岡瓦納古陸】 (Gondwana) 。但依目前我們所見的大陸,其位置是經過了數千萬年來漂移所造成的。就是後來分別由勞亞古陸形成北美大陸、格陵蘭、與歐亞大陸。岡瓦納大陸則分裂成為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印度次大陸及南極大陸。板塊的漂移與消長隨著年代改變至今,目前地球表面上的大板塊約有9塊、小板塊約有12塊。

以 "板塊漂移" 論為前提,由此我們了解其中,"古台灣島的誕生" 就是在板塊運動催促下因應而生。
就此拉開序幕....

1.古台灣島的誕生 : 時間發生於 【1億5000萬~1億年前】(中生代 Mesozoic 侏儸紀~白堊紀)

1億5000萬年前,河川不斷從 "亞洲大陸"(歐亞大陸板塊上) 把大量的泥沙搬運下來,堆積在淺平的大陸棚上,"古太平洋板塊" 猛烈擠壓且隱沒入較輕的 "歐亞大陸板塊" 下,把原本堆積在大陸棚的沉積物,推擠成小島露出水面,這就是最早的 "古台灣島" 但一點也不像現在的台灣島,因為才剛開始而已。

2.海底盆地和高地的出現 : 時間發生於【1億~5000萬年前】(中生代 白堊紀~新生代 第三紀 古新世)

到了1億年前,"古太平板塊" 不再擠壓 "歐亞大陸板塊" 了,使 "古台灣島" 和亞洲大陸之間的大陸棚因停止擠壓力量消失,反而向兩側舒展且張裂開來,有的地方下陷成海底盆地,有的相對凸出成為高地,在 "古台灣島" 的西邊,就有座拱起的高地,由於靠近現在雲林北港一帶,地質學家便將其名命為【北港高地】。此時海底盆地的空間更寬廣,可容納從陸地上沖刷下來的泥沙,這些一層又一層的沉積物,日後會變成台灣主要的岩石;而 "北港高地" 岩層相當古老又堅硬,也將對台灣島的形狀有很重要的影響 ~ 台灣南北縱走的山脈一碰到它,也只好彎曲了。

3.堆積出沉積岩 : 時間發生於 【5000萬~2000萬年前】(新生代 第三紀 始新世~漸新世)

亞洲大陸上面的河流隨著大量泥沙,流入大海,在大陸棚上逐漸堆積大片 "沉積岩",大陸棚繼續張裂,使得海底盆地下陷,泥沙相對積得越來越厚,逐漸形成今天台灣見到的沉積岩。緊接著有更巨大變化就要發生了~原有的 "古太平洋板塊" 已經完全隱沒到 "歐亞大陸板塊" 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 "南中國海板塊" 以及 "菲律賓海板塊",它們將會對台灣有驚天動地的影響延續至今。

4.澎湖群島的誕生 : 時間發生於 【2000萬~1000萬年前】(新生代 第三紀 中新世)

在古台灣島的西邊,此時的澎湖群島也從海中冒出來了,原由 "歐亞大陸板塊" 不斷的張裂,而使得大陸棚中出現許多裂隙,於是地底的岩漿隨著裂隙湧冒而出,凝固成一塊塊的熔岩平台,就形成了 "澎湖群島",然而剛新上場的 "南中國海板塊" 來勢洶洶,它直搗 "菲律賓海板塊" 下方擠進去,巨大的力量引發一連串的火山島噴發出來。這時候,這些新的火山島雖離台灣還很遠,但是有 "菲律賓海板塊" 的推助之下,它們正緩緩的向台灣移動。令人訝異的是,原來它們就是今天的東部海岸山脈、 綠島、和蘭嶼咧!

5.台灣島正式現身 : 時間發生於 【1000萬~500萬年前】﹝新生代 第三紀 中新世(中晚期)﹞

由於 "菲律賓海板塊" 不斷的向西北擠壓,使得上面的一連串火山島,也慢慢往台灣靠攏,這段期間巨大的板塊擠壓相當驚人,竟然連沉睡在海底盆地億萬年的沉積物,經過 "菲律賓海板塊"這麼一擠,這些沉積物隆出海面,並且跟"古台灣島"以及小火山島,全部合為一體。台灣本島正式現身,抑立在天地之間。.... 500萬年前的這一場驚天動地的 "蓬萊造山運動",力量大得令人無法想像,拱出了好幾條高聳壯觀的山脈來。山脈陸續隆起的順序 ~ 首先推擠出 "中央山脈" ,接著 "雪山山脈" 與 "玉山山脈",之後陸續擠出西部麓山帶的山脈,如"阿里山山脈";直到最後的"海岸山脈"也跟著到齊,為台灣主要的5條山脈。

※6.西部平原出現 : 時間發生於【500萬~200萬年前】(新生代 第三紀 上新世)

注意!注意!別忘了我所提的某一件事....

【您可曾想過在350萬年前的台灣島嶼上的某一處,已有大象悠遊在溪谷之中正吃著新鮮的嫩草,或在河口附近的沼澤正用鏟子狀的下巴鏟著水草一把把的大快朵頤?(遐想)】.....

結果: 這不是遐想、這是真的。

【為什麼石頭ㄚm 要特別提出350萬年前在地球上的台灣某一處發生何事?】

解惑 : 因為石頭ㄚm 跟石頭ㄚb 發現了一頭大象的化石,牠生存的年代,時間的範圍就是屬於【500萬 ~200萬年前】這個時期,由挖掘到的地質層來了解,牠生存於350萬年前;但牠是屬於何種古象?到目前無法判別,但從古象的種類蒐集紀錄中,也更希望有興趣的古生物學者,能給這頭台灣古象加以正名,牠不僅有完全的身世背景,也將會有個屬於牠真正的台灣象名。
有了這個身世的地質背景為前提,緊接著還是繼續欣賞 "台灣島的形成",當然欣賞完這部片之後,石頭ㄚm就會公開讓大家看看【石頭ㄚm 大象化石 採集錄】。........續

※請詳細了解這個階段的地質環境:

造山運動不斷的持續著,台灣島的山脈越長越高,面積也越來越大,河流也大都已成形並侵蝕山岳,且堆積在山脈西邊的大陸棚上,泥沙堆疊漸漸加高,終於露出海面,形成一大片的沖積平原。
(西部平原包括了 "濁水溪平原" 、 "嘉南平原" 、 "高屏平原" )
而在台灣北部的陸上和海上,受 "菲律賓海的板塊" 的擠壓力越來越大,更往 "歐亞大陸板塊" 下方推擠,造成一連串的火山陸續噴發出來,連東北方的海底也被板塊拉裂出一道深溝 ~ "沖繩海槽",裂口正朝向宜蘭一帶...,而後面由 "菲律賓海板塊" 帶來的火山島串,更逼近台灣了...。

※由以上的地質環境,我們要了解的是台灣西北部麓山帶地區(中央山脈西側),自漸新世晚期(約2000多萬年)以來,大體為一連續的沉積環境,呈多次海進海退循環現象,可稱之為北部新第三紀沉積盆地。石頭ㄚm所發現的大象,就是生存在第三紀晚期海水正臨海退循環期時的西北部的麓山帶下(丘陵地山腳下),過著沒有人類干擾下的悠遊日子。

7.噴出大屯火山、裂出蘭陽平原 : 時間發生於【200萬年~50萬年】(新生代 第四紀 更新世)

受到 "菲律賓海板塊" 隱沒入 "歐亞大陸板塊" 後,台灣島北部、東北部開始大量噴發出 "大屯山火山群" 、 "觀音山火山"、"基隆火山群" (金瓜石產金之因) 都陸續噴發;而在東北部外海的 "龜山島"、"基隆嶼"、"棉花嶼"、等火山島嶼也都噴出來了。同時也拉張出 "沖繩海槽",一直拉裂到台灣東北部,在宜蘭一帶拉裂出一塊三角形的凹槽來,再經河流不斷沖刷下來的泥沙,便逐漸在這凹槽裡面堆積,形成了一塊三角形 "蘭陽平原"。火山噴發的時間從200多萬年前,一直到20萬年前才停止。

8.海岸山脈報到 : 時間發生於【50萬年前】(新生代 第四紀 更新世)

"有朋自遠方而來,不亦樂乎!" ....還記得在台灣島南方,有一連串火山島嗎?海岸山脈、綠島、蘭嶼在 "菲律賓海板塊"的推動下,不停的向台灣島匍匐前進。經過了1000多萬年、上千公里的長途跋涉,終於抵達了!就在這個時期,海岸山脈被造山運動的力量擠壓,黏入台灣島,二者成為一體。由於海岸山脈的靠攏,使得東部地形大大的改變,就是 "中央山脈" 和 "海岸山脈" 之間,出現了狹窄又細長的 "花東縱谷",因地處 "歐亞大陸板塊" 與 "菲律濱海板塊" 相撞的縫合處,而產生許多斷層帶故造成地震頻繁。

9.台北盆地的陷落(台灣頭)、恆春半島分叉(台灣尾)又有了變化 : 時間發生於【50萬~20萬年前】(新生代 第四紀 更新世)

台灣北部的張裂力量,使得雪山山脈西邊的丘陵中,約50萬年前在今天的林口一帶,裂出一道大斷層,陷落出一塊凹地,這就是 "台北盆地" 的雛形;而在約 100萬年前,在北部的河流直接切穿山區西流入海時,便在山麓前堆積一片 "林口沖積扇",也相對的抬升成 "林口台地",原來西流入海的河流,因台地阻隔而改流向北方出海,這就是台灣頭 "台北盆地" 和 "林口台地" 的形成。
這時的台灣尾也不甘寂寞,也來一段精采變化的演出,從來不曾休息的造山運動,把恆春半島海底的珊瑚礁慢慢的推擠出來,使台灣島變得越來越長,甚至還開出叉來,分別是 "貓頭鼻" 與 "鵝鑾鼻" ,就像是美麗的魚尾巴。

10.台灣海峽消失了 : 時間發生於【18000年前】(新生代 第四紀 更新世)

離現在全球氣候最近一次的冰河期,海水面大幅下降,使得台灣海峽乾凅了,露出底下的大陸棚,把台灣島和亞洲大陸連成一大片陸地,也聚集了許多南下避寒的動物,在草原上生活。甚至也有史前的人類來台灣島定居,可說是最早的 "台灣人"。台南左鎮菜寮溪所採集到的史前 "左鎮人",為台灣目前發現掘出的最早的古人類,距今約一萬年到三萬年。

11.今天的台灣島 : 【現在】 (新生代 第四紀 全新世)

冰河期過後,氣候回暖、海水面又慢慢上升,台灣海峽又回來了。於是海水把台灣島和亞洲大陸隔開來,台灣島又恢復成島嶼了。
哇!這就是1億多年以來,"台灣島的形成" 所上演的種種精采故事,經歷過各式各樣的驚悚離奇、撲 朔迷離、變化多端、高潮迭起.....台灣終於現成今日的風貌~高山連綿聳立,溪流縱橫遍佈,真是個美麗之島,"我們的~ Formosa!"

也漸入尾聲了,"台灣島" 歷經了數千萬年靠板塊的堆擠與造山運動,延續至今才有今日的風貌(胖胖的地瓜狀),加上周圍還有幾個可愛的火山小島,這些渾然天成氣象萬千的大地之作,得來不易.....甚至未來的台灣島又將會是如何改變?現在的我們雖未能看到未來,但我們都曉得板塊的擠壓與造山運動仍持續著......眼前我們應如何面對養育我們的土地而能與其它生命體平等共存,今日台灣島的生態能幸運的居住在這塊豐饒的地表上生生不息,祖籍各異的它們分別來自大陸南方與西南雲貴高原或許多南洋來的移民....,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型態和習性與台灣環境融為一體,與這塊土地行「交互作用」各式各樣的「Made in Taiwan」,而培育出 "台灣特有種",另外還有特有亞種(習性或型態已演化與其親族有所不同,但尚未獨立成種)也正持續著,不久的將來都會逐漸變成特有種,而且出現「台灣特有屬」是必然的走向 ~ 這些台灣特有(亞)種也是我們要特別保育的對象如:
哺乳類 : 如台灣獼猴(特)台灣黑熊(亞)、台灣大蹄鼻蝠(特)、白鼻心(亞)、水鹿(亞)、雲豹(亞)、台灣長鬃山羊(特)....。
爬蟲類 : 蘭嶼守宮(特)金絲蛇(特)、標蛇(特)、菊池氏龜殼花(特)、台灣赤煉蛇(亞)、 台灣草蜥(特)、蓬萊草蜥 (特)....。
淡水魚類 : 台灣馬口魚(特)、櫻花鉤吻鮭(亞)、埔里中華爬岩鰍(特)、台東間爬岩鰍(特).....。
鳥類 : 台灣藍鵲(特)、藍腹鷴(特)、烏頭翁(特)、黑長尾雉(特)、深山竹雞(特)、黃山雀(特)、藪鳥(特)...,草鴞(亞)、蘭嶼角鴞(亞)、大赤啄木(亞)、畫眉(亞)、白頭鶇(亞)、煤山雀(亞)、松雀鷹(亞).....。
兩棲類 : 台灣山椒魚(特)、台北樹蛙(特)、莫氏樹蛙(特)、翡翠樹蛙(特)......。
昆蟲類 : 寬尾鳳蝶(特)、曙鳳蝶(特)、台灣大鍬形蟲(特)、津田氏大頭竹節蟲(特)、台灣長臂金龜(特).....。
植物類 : 臺灣穗花杉(特)、臺灣油杉(特)、南湖柳葉菜(特)、臺灣水青岡(特)、清水圓柏(特)、台灣百合(特)、台灣萍蓬(特).....。
以上這些種種.....除了包括台灣島所有的生命體,當然未來還有 "台灣人特有種" 也不缺席,更多「台灣特有種」的人類,【牠】 特含了 "關懷" 的DNA、還具備一顆堅定的心~能永遠關懷著這片土地的點點滴滴。他們關心的對象當然也不只單是特有種,而是整個生態界,....... "珍惜生命、疼惜台灣、保護地球" 就是未來 "台灣人特有種" 的特質(我們期盼)。....不管未來台灣島的地形走向如何?在這裡落地生根的生命體,未來幾萬年、幾百萬年...以後,牠們遠離了祖先的模樣,但確立獨屬的 "台灣特有種",以島名為姓 "台灣",正汲汲為下一代奠定最美麗的風範。


本片~ "台灣島的形成" 首部曲 ─ END ─


~ 待續 ~

2023年2月8日 星期三

澳洲玉 : §澳洲 - 昆士蘭 寶石礦物§ 不用賭石 頂級看得見*潤透綠美翡翠色* 約2080g【綠玉髓】

 










在筆燈下,可見即將崩解的薄皮殼下露出濃綠而最討喜的翡翠色澤而令人晶艷!




























【礦物名稱 : 石英家族 玉髓類 ~ 綠玉髓 (澳洲玉) Chrysoprase

【類別 :氧化物 】【成分:Sio2 】【 三方晶系:隱晶質 】【硬度:7 】

【描述 : 或稱石髓,屬微晶質石英,常含有非常微量的水,呈半透明或不透明,質地緻密、具有玻璃到蠟狀光澤。通常呈乳房狀或葡萄狀塊體產出,顏色多樣從白色、藍色、紅色、棕、綠到紫、黑色澤;】
【描述: 本礦物產於澳洲的"昆士蘭",屬於頂級的優質綠玉髓,綠玉髓是因內含鎳,主要產於澳洲而習稱"澳洲玉"色澤從淺綠至深的蘋果綠到蔥綠色(近似翡翠色)的半透明寶石,為玉髓家族成員中最珍貴的一種 。

產地 : 澳洲 昆士蘭

本件 "澳洲玉 綠玉髓 Chrysoprase 於澳洲 昆士蘭,為頂級的寶石級 天然礦物以乳房狀塊體產出,重約 2080g 為極稀有的大塊頭,質地特好石質重,潤透、色澤美麗而濃綠似翡翠,罕見而令人晶艷!不用賭石頂級看得見..在筆燈下,可見即將崩解的薄皮殼下露出濃綠的最討喜的翡翠色澤!為玩石典藏的珍寶!值得賞悅與收藏!!!】

尺寸:長約 19公分 寬約18公分 高約 9公分

重:約 2080g (約2.08kg公斤 極稀有的大)